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最弱點之一是它們對光的不穩(wěn)定性,盡管迄今為止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這一問題仍然困擾著研究界和工業(yè)界。盡管鈣鈦礦在光照射下如何分解已被大量研究和驗證,其中化學降解發(fā)生在氧氣和水分存在下,但惰性條件下光不穩(wěn)定的根本原因仍不清楚。關于器件壽命的一個大問題是,完美的封裝方法(理想情況下,水分和氧氣不會滲透)是否會在實際能量收集操作過程中帶來長期穩(wěn)定性。如果不是,則需要徹底調查光致不穩(wěn)定的根本原因,并在器件運行過程中從技術上預防。鑒于此,2024年10月31日延世大學Namyoung Ahn&首爾國立大學Mansoo Choi于ACS Energy Letters刊發(fā)俘獲電荷:鈣鈦礦光致不穩(wěn)定性的根本原因的研究成果,基于實驗和理論計算以及重新審視先前的降解研究,提出捕獲電荷是光浸泡引起的內在和外在降解甚至在降解過程中觀察到的離子遷移的根本原因。此外,還將討論抑制器件中電荷捕獲的實用技術。
主辦單位:遼寧優(yōu)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遼ICP備2023003043號